侗族大歌、银饰、刺绣、蜡染……这些灿若星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凝聚着黔东南人民的勤劳智慧,展现了黔东南州的万般风情。
作为全国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,黔东南州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——侗族大歌,还有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,省级非遗218项307处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依托丰富、优质的非遗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,黔东南州以保护、传承、开发、利用为主线,既让非遗“活”起来,又让非遗赋能民族地区产业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
丰富载体 非遗文化“活”起来
阳春三月,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“银匠村”银光闪闪,春风拂过银饰,“叮叮当当”的银饰响声格外动听悦耳。
“银匠村”占地50余亩,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。在这里可以看匠人制银、听清脆银声、感非遗之美,也可以动手体验一把银饰锻制,还可以品生态茶、品尝美食。
村里有1家文化服务公司、5家银饰个体户,带动就业300人,年产值8000万元。近年来,每年接待游客量50万人次,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。
“银匠村”因非遗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,是全州激发非遗活力,助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。
黔东南州为激发活力,推动非遗活态传承,不遗余力探索创新,先后制定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》等政策文件,并出版了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等非遗丛书。
该州形成了以凯里学院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、16所县级职业技术学校为骨干、323所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为支撑的非遗教育体系,带动全州1000余所中小学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。
丹寨“锦鸡舞”、岑巩“金钱棍”、锦屏“花脸龙”……多元的非遗活态传承活动也在各社区、工厂等常态化开展。
通过深挖、串联、植入等非遗融合发展模式,黔东南建成360余家非遗传习基地、105个非遗就业工坊,通过展示展销、技能评比、研学培训等多种方式,让非遗进一步“活”起来。
创新形式 开发利用“热”起来
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。走进黔东南,天籁之音侗族大歌震撼世界,惊艳全球;“苗族飞歌”高亢悠远,余音绕梁……
作为非遗宝地,黔东南州努力找寻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,唤醒非遗市场价值,助力乡村振兴。
该州积极引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、万达集团等高校和企业,指导非遗工坊对传统工艺品进行再设计和改造提升,研发设计了5000余件非遗衍生产品,推动非遗成果转化。同时,坚持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高质量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利用。丹寨万达小镇入选联合国减贫案例,施秉县《苗绣助力就业减贫》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。
打造“非遗+红色”品牌。2022年黔东南州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73.43万人次,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41.49亿元。通过“非遗+基地”“非遗+旅游”“非遗+产业”等模式,广泛开展研学游、体验游等,推进非遗活化利用,实现老百姓在家就业增收,有效推动产业振兴、增收致富。
合理开发利用,增强发展竞争力。黔东南积极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,拓展营销渠道,坚持线上线下并举,扩大非遗产品影响力,助力非遗项目插上“金翅膀”。
凝聚合力 奏响乡村振兴曲
非遗传承开发利用,人才培养是关键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黔东南州累计完成非遗传承人培训5万余人次,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8人,占全省总量的51%。推荐230名非遗传承人到高校参加传统工艺研修研习,全面提高非遗工坊的生产水平和创新能力。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非遗工坊、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、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非遗工坊、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苗绣非遗工坊均入选2022年“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。
同时,扎实推进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,全州有20多家非遗传统工艺“名师大师工作室”、35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,以及4000多名非遗传承人。
为创新利用当地非遗资源,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,黔东南州不断播撒非遗传承人“火种”,全面推动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等共同发展,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。
蓄势非遗产业,该州把历史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农民增收的硬支撑,让“非遗+”成为一根“金扁担”,一头挑起民族文化,一头挑起乡村振兴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黔东南州累计接待游客4.63亿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48.59亿元,其中非遗旅游占比50%以上,奏响了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曲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|罗蔓
通讯员|龙晓慧
编辑|徐婕妤